“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龍舟賽,賽龍舟,看看哪個好兒郎?!边@是家鄉(xiāng)端午傳唱的童謠,端午賽龍舟成了兒時最重要的一項看點。
“噼里啪啦”的一陣鞭炮響,我們一群小孩飛速沖上了圍堤,展眼望向河的對岸,只見對河的魏家、王家在一群小伢子的簇?fù)硐?,他們兩村的龍舟下水了。對岸的小伢們見著我們站在圍堤上看他們的熱鬧,都得意地叫喊:我們的龍舟先下水就一定贏哦!我們一群小伢也不甘示弱,朝著對河一陣亂喊,就下了圍堤,大家都說去報告周四叔。周四叔是我們周家村賽龍舟的權(quán)威人士,掌龍舟的舵手。我們奔跳著來到周四叔家,只見那兒已經(jīng)圍滿了不少人呢,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賽龍舟的具體事宜。
等大人商議完畢,就起身到祠堂里取下擱著的狹窄龍舟,照例是要掃盡灰塵,刷上桐油,待干后,方可抬到河中入水,路上一群小伢前擁后擠跟在龍舟的后面,同樣是鞭炮齊鳴。
正端著碗吃午飯,一陣“鏘鏘”鑼鼓聲、“噼啪”鞭炮聲猛然響起,我丟下手中的飯碗顧不得母親的責(zé)罵往外沖。果然見大人肩扛龍首、劃槳雄赳赳地朝河邊走去。周四叔照例是扛著尾舵。他們臉色微酡著,一副興奮的樣子。周四叔安頓好龍首、尾舵,又仔細(xì)檢查一番,接著調(diào)整好槳手的位置。對河的龍舟早已劃得了河心,等得不耐煩了,一聲緊似一聲的催促著。周四叔的龍舟這才緩緩劃入河心。
這時圍堤兩岸站滿了人,男女老少傾家而出。老人們嘴里叼著香煙比劃著;女人們頭上戴著潔白芳香撲鼻的梔子花說笑著;我們小伢子個個脖子上掛著裝有咸蛋的玻璃絲袋,連同地上的小狗東遛西竄,追逐打鬧,一副鬧哄哄的樣子。比賽就要開始,原來噪雜的聲音倏然停頓了,我們的心也跳到了嗓子眼?!拌K鐺鐺”一聲急促的銅鐘敲響,頓時鼓聲響起,隨之節(jié)奏愈來愈快,如悶雷,如疾蹄。槳手們卯足了干勁,身體前仰后合的,勁往一處使,頓時,白浪滔滔,水花四濺。而周四叔略傾著身子,全神貫注地凝視著前方。只見那龍舟卷起白白的水花好似離弦之箭向前沖去。兩岸的圍觀群眾隨著龍舟蠕動著、奔走著,吶喊著,一時踩掉了鞋子,擠下了小伢。喊聲、叫聲、車鈴聲人聲鼎沸。經(jīng)過一個時段,距離逐漸產(chǎn)生了,岸上唏噓一片。
最終,比賽結(jié)束了,賽手們咧著嘴濕漉漉上了岸,比賽的成績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一陣陣“噼里啪啦”的鞭炮,都在為自己的隊伍喝彩。硝煙逐漸散去,河堤上的人亦逐漸離去,而那首傳唱的童謠和著空氣中陣陣粽子的香味,這些,竟是那么的親切和濃郁了……(江初昕)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