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南鄉(xiāng)戲百花園中,流傳于雋水流域的提琴戲,象一株香氣四溢的金桂。
幕阜山脈縱橫南北,成為鄂南天然屏障。通城、崇陽依幕阜而吐雋水,是崖巒秀特之鄉(xiāng),按地氣之說必有雄渾瑰麗之文和千古傳奇之唱。提琴戲雖無千古之悠卻有傳奇之韻,請看古人寫下的詩句:“土鼓無腔信手敲,絲管聲清燭光搖,高腔一曲神仙樂,余音時向碧空飄”。
提琴戲由湖南花鼓戲而來。據史料記載,清光緒15年(1889),岳陽民間藝人彭瑞生、蔣傳玉率花鼓戲班到通城、崇陽演唱,從者如云,和者盛廣。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蔣傳玉愿為知己者留,便在崇陽華陂一草棚棲身,傳藝教戲,自稱“茅屋道人”。
提琴戲因提琴演奏而名。主奏樂器是一把大筒胡琴,桿短筒長,演奏者以虎口夾琴桿,將琴筒子抵在腰間,站著或走動均可演奏。這種樂器純民間制作,漫山楠竹為提琴源源不斷提供原料。琴筒既粗且長,琴聲嗡嗡作響,近處能感到耳膜的震顫,遠聽仿佛山谷在回響,村民為這種震顫的嗡琴所醉倒,琴弓一拉,就能拉來一群戲迷。
初期提琴戲角色單一,多為一生、一丑,經幾代提琴藝人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表演增至三生四旦:老生、小生、奶生;正旦、閨門旦、花旦、老旦。唱腔有正調、哀調、陰調、夢調、一字調、西湖調等。不僅能演文武傳統(tǒng)劇目,更有標志一個劇種成熟的劇作家及劇目的誕生,清朝末年鐵匠陳瑞兆工余之暇創(chuàng)作的《雙合蓮》、《鐘九鬧漕》搬上戲臺后,久演不衰,這就是一個范例。
清末明初,通城、崇陽提琴戲已相當普及,遍及鄉(xiāng)村的多為“草臺班”。提琴戲乃至鄂南鄉(xiāng)戲,既然是“累不過”而“窮快活”的產物,這就注定了這種民間藝術的隨意性和率真性。從舞臺的設計到服裝道具都是那么簡樸。大的村落有宗堂的,自然演在宗堂,這也就是大雅之堂;一般就地設臺,卸下門板搭臺演出。演員服飾基本由農家服稍加改變,短的加長,窄的加寬,白的變青,灰的染紅。道具就地取材,家具就當道具。用稻草或蓑葉編成胡須,大搖大擺披掛一陣,然后哇地一聲,演唱開來。村民們心目中的鄉(xiāng)戲就是這樣,當然也只能這樣。
在漫長而寂靜的黑夜,鄉(xiāng)戲陪伴著鄂南鄉(xiāng)民,給他們帶來歡樂和審美愉悅。在這些粗造的手掌把撫中,不經意卻把鄉(xiāng)戲培育成民間藝術。建國后,崇陽提琴戲一直得到政府的呵護,村民對先祖留下來的傳統(tǒng)戲曲更是情有獨鐘。二十世紀末,我在崇陽鄉(xiāng)村小住,村民常常自編自演,唱先民黃天高劫婦救窮,也唱今人科技興農奔小康,那天我在臺下觀看,偶得小詩:夕陽催促弓弦聲,浮云散盡無埃塵;堰上堰下音律至,常與牧童爭晚興。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曲苑奇葩通山小調
下一篇:
鄉(xiāng)戲(上)
擊鼓而戰(zhàn)、擊鼓而歌、擊鼓而舞,這是鄂南文化藝術領域的一枝奇葩——盆鼓。雖飽經滄桑,卻歷久彌新。 “盆鼓”,又稱“...
“干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喲。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拍拍打打真高興,叫聲伙計漲點勁。漲勁拍得事事順,...
三千年的歷史,恍如一瞬。那吳楚交兵的聲聲戰(zhàn)鼓,依然回響在人們的心頭。走近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鼓,我們可以聆聽...
一個稀有文化物種,在光怪陸離的現代藝林,奇特地芬芳著,這就是咸寧崇陽提琴戲! 在我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中,提琴戲,...
約2000年前,一個咸寧嘉魚的牧童,用腳下的泥土,捏成世界上第一個泥哨子,這就是被稱之為“天籟之音”嗚嘟的前身。 說...
12月6日,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由國家文化部主辦的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活動將于12月19日在北京開幕。省豫劇二團的豫劇《程嬰救...
近日,上海滬劇院傳出消息,經典滬劇《雷雨》將代表上海戲曲院團,于明年1月8日、9日與全國各地區(qū)18臺劇目一起參加由國家文化...
早在1959年,作為隴劇開山之作的《楓洛池》進京向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一經亮相火爆異常,連演20多場,并兩次走進中南海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