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通山)
橋,水中之梁也。除了襁褓中的嬰兒,幾乎沒有人未走過或未見過橋。除少數(shù)世界名橋外,大多實在平凡得很。人們離不開它,又多不留意它。但它卻牽動著古今多少文人畫家的心,形諸筆端和丹青。牽動著古今多少游子旅客的心,化作鄉(xiāng)愁的符號——小橋流水人家。
我的家鄉(xiāng)是通山闖王鎮(zhèn)汪家畈。家鄉(xiāng)有三四座橋,村北跨寶石河連姑婆山有一座水泥大橋,村西跨寶石河連港背平地也有一座水泥大橋,村北去官堰路上有一座小木橋,而我最難忘的是村西連西岸的小石橋。
小石橋已有一二百年的歷史。聽老人說,這座石橋是官堰村的紳士周三谷捐資修建。
石橋橫臥在爛泥龍口和桐港之上,一端連接港背平地和村莊,另一端連西岸村和北山。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北山是家鄉(xiāng)的母親之山,是父老鄉(xiāng)親勞作的中心基地。
歷史上,由村西去北山不太方便,必須跨過桐港,連接桐港的原來有一座木橋,每到洪水季節(jié),木橋就被沖跑了,而建一座木橋也不容易,多次遭沖毀后,村民已經(jīng)沒有能力再次修建了,于是去北山就只能涉水過河。
周三谷看到村民涉水艱難,大發(fā)善心,聚銀100兩,建成這座石橋。因此石橋從誕生之日起就是慈善之橋,公益之橋。
這是一座獨拱石橋,那個拱接近半圓,全部由大石塊壘堆而成,石塊呈蒼老的青褐色,顯示年代的久遠。石橋長滿青苔和爬山虎,并有幾株頑強的生命從石塊縫隙里探出頭顱,細長的藤條絲絲縷縷向下延伸,懸掛在河面上空。
橋上沒有橋欄,只有單一的石板橫跨兩岸。橋身不算長,桐港流到爛泥龍口一帶變得非常狹窄,岸兩邊各有一株巨大的榕樹立在橋頭,樹枝非常綿密,外形如兩把巨大的綠傘,罩住大片地面,把陽光遮得嚴嚴實實,只撒下無數(shù)細細圓圓的光斑,起風時,伸展開來的枝條可在風中牽手。
兩排楊柳和水竹沿河岸展開,微風輕拂,綴滿綠色的柳枝婀娜地擺動著,讓人感到絲絲的涼意。
石橋建成之日起,就承擔起村莊交通樞紐的重大責任,父老鄉(xiāng)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來來往往,或者在橋洞底下歇涼。
無數(shù)次,暮歸的牛羊從這里走過,嗩吶聲聲的迎親隊伍從這里走過,呼天搶地的送葬人群從這里走過。石橋目睹著村莊的變遷,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它早已經(jīng)與村莊融為一體,成為村莊重要的標識和符號。
這座橋,我曾千百次走過,橋面有多少石板,有幾個縫隙,甚至,從橋的這頭走到那頭需要多少步子,我仍記得清清楚楚,仿佛烙在心里似的,怎么也抹不去。
童年時代,石橋是我們的樂園,在這里,我們賽過唱歌,撞過腳坨炮,捉過迷藏,捉過金銀蜂和咿呀蟲(知了),演過八路軍和游擊隊打日本鬼子。
暑天中午,我們吃完飯后,便會很準時地在石橋上集合,然后剝光衣服一個個跳到桐港里洗澡。在水里打水仗,捉魚摸蝦,并將魚蝦均分給每一個人。我們的臉上都漾著笑意,一路把爽朗的笑聲遺落在橋上。
夏日的夜晚,我們都喜歡到石橋來乘涼和講故事。我喜歡坐在橋上,讓雙腳下垂,然后擺動雙腿,沐浴涼風,聆聽蛙鼓和蟬唱。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個滿是螢火蟲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草叢竹林中閃出一道明凈的溪水,這就是爛泥龍口的泉下溪,小溪流到桐港,石橋正在小溪和桐港交匯處,這里到處是螢火蟲,無數(shù)亮點投向水面,水中便也閃動著無數(shù)的亮光,牽動著兩岸草叢竹林的倒影,也映出了石橋美麗的弧形,這時的石橋真的像銀河之上的鵲橋,而螢火蟲就像滿天星星了,它們盡興而舞,一展優(yōu)雅的風姿,有的疾似閃電,熱烈奔放,跳的是霹靂舞;有的舒緩飄逸,溫婉含蓄,表演的是古典舞蹈。那一明一暗的光亮,是它們用語言在交流,是愛侶們的含情脈脈而又遮遮掩掩。
站在橋上,橋下忽然飛出一盞小燈,接著又飛出兩盞,又飛出十盞,然后是幾十盞,幾百盞。千百盞小燈匯成一條光亮的河流,花草亮了,溪水亮了,桐港亮了,黑夜活躍起來,靈動起來。孩子們四處追逐著螢火蟲,不時歡呼,只有我靜靜站立橋上,想象天上的鵲橋,想象牛郎織女相會的情形……
那一個個夏夜,那座石橋一直是我快樂的中心,那閃爍著淡藍色光芒的螢火蟲裝飾了我童年七彩的夢境,給我童年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歡樂。隨著歲月的流逝,我離開了家鄉(xiāng)。
許多年后,我仍對家鄉(xiāng)的石橋以及鄉(xiāng)村那些四處飛舞的螢火蟲充滿了無限的眷戀。日子久了,很想家。奇怪的是,夢中出現(xiàn)最多的不是老屋和鄉(xiāng)親,而是這座石橋。
編輯:但堂丹
光明日報記者訾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中國鐵建大橋局施工建設(shè)的湖北石首長江大橋和浩吉鐵路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即將...
春節(jié)不打烊,架橋不停歇只爭朝夕享受團聚的歡樂餐廳里,年味十足久別重逢愛心禮物視頻拜年大橋即將合龍研究全橋合龍的技術(shù)方...
一位七旬歌友告訴筆者,大家除冬天、雨天夜晚不來,近30余年的晴天和夏伏季節(jié)總要來大橋唱歌、聽歌,前兩年政府還投資200余萬...
又投資在天城大橋北岸下游河灣,建起了天城公園。白天,大橋上車水馬龍,大橋肩負著從高速公路下來進城,或繞城去鄰縣車輛通...
○徐浪整理馬槽橋位于通山老城區(qū)西部,受前方河道地勢所阻,形如馬槽,流水緩慢起來。因河北案的山型像馬一樣,馬頭向內(nèi)河延...
13日,崇陽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發(fā)展大道,湖北大集重型鋼結(jié)構(gòu)制造公司,施工人員正在為贛州市創(chuàng)業(yè)大橋生產(chǎn)鋼結(jié)構(gòu)。
咸寧網(wǎng)訊記者張大樂、周榮華、特約記者江開群報道:“簰洲灣長江大橋是武漢都市區(qū)環(huán)線高速的過江通道,預(yù)計今年5月正式開工。...
光明日報記者蘇雁劉已粲編者按1968年12月29日,揚子江畔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喜訊: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南京長江大橋?資料圖...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鄧昌爐宋文虎通訊員金漢林5月12日,通山縣慈口鄉(xiāng)慈口碼頭,推土機轟鳴作業(yè)、運土車來回裝卸。去年,慈口鄉(xiāng)...
國家推動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徹底改變了鄉(xiāng)村面貌:水泥路延伸到每一個自然村落,每一戶的外墻都粉刷一新,每一戶門前都汩汩流淌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