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林 (通城)
在鄂南山鄉(xiāng)居住了近三十年,每年春節(jié)期間,拜年是最熱鬧的,也是最溫馨的,最充滿濃濃情味的。
山鄉(xiāng)的拜年是從孩子們開始的。大年三十那天,吃過中飯后,村子里的孩子們就相邀著,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去家家戶戶拜年。拜年時,每個人都提著一個袋子,這個袋子是用來接吃的東西的。孩子們每走到一戶人家,就站在大門口,齊聲喊著一代代流傳下來的好口彩:“恭喜您家過年啰,不是餅就是錢啰!”主人聞聲,迅即拿著早準(zhǔn)備好的零食趕出來,笑逐顏開地一一分給孩子們。先接到零食的孩子,把零食往帶在身邊的袋子里一放,就高高興興走開了;沒有接到的就繼續(xù)站在人家的大門前等候,直到接到為止。東家拜年,西家拜年,有時一直要繼續(xù)到除夕晚上,人家要吃團(tuán)圓晚飯了,這時孩子們喊的口彩就相應(yīng)變?yōu)?“給您家拜個年啰,不是餅就是錢啰,沒有錢在您家團(tuán)個年啰!”
大年初一的拜年更為莊重了。吃過早飯后,村子里的大人相邀在一起,帶著年輕的后生小孩,走進(jìn)一個個有老人的家里,抱拳作揖,給老人家拜年:“恭喜您老人家添福添壽!”老人的家里,此時一般留有兒子在家里接待,給來拜年的村人泡茶遞煙。或者拿出零食,斟來熱酒,留來拜年的村人小斟一下。村子里的晚輩,哪怕平時和老人家里互相有些隔閡,這一天也都拋棄前嫌,恭敬地來到老人家里,給老人家送上新年的祝福。而老人家里的人,也會對登門前來拜年的有過糾結(jié)的人熱情有加,雙方的關(guān)系在一聲拜年的祝福聲中親切如初了。
給村子里的老人和長輩拜完年后,村人還會不忘祖先。一個大家庭的大大小小,在一個長輩的帶領(lǐng)下,拿著祭品,來到山野爺爺?shù)膲炃?奶奶的墳前,太祖公的墳前,太祖母的墳前,向他們獻(xiàn)上香燭,獻(xiàn)上酒肉,鳴上一掛鞭炮,給他們作揖拜年,向躺在地下的他們問安。長輩帶領(lǐng)晚輩向先祖拜年時,還會向晚輩講一些先祖的事跡,教育激勵晚輩們,讓晚輩們明白:活著的人要在地上奮斗好,逝去的先人才在地下睡得安,這樣做人才在天地間無愧;晚輩們干得好的話,這都有賴于先祖的積蔭;晚輩們暫時還處于困境的話,更要地下的先祖賜給他們力量和福祉。
初二開始,村子里的人就走出村外,到另外一些村子去,給親戚拜年了,給朋友拜年了。外村的人,也會走進(jìn)村子里來,給親戚拜年,給朋友拜年。家家戶戶,做拜年客,請拜年客,接待拜年客。每天村子的路上,拜年的客不斷,村子里天天有穿戴一新的來拜年的新郎,拜年的女婿,拜年的外甥,拜年的老表。整個村子的人家,招待拜年客的酒香,一直要延續(xù)到元宵后,還在飄香。
我住在城里,但我每年要回家過年,要帶著孩子和村人一起,向村子里的老人一個一個去拜年,向叔叔伯伯們一個一個去拜年。我要帶著孩子,拿著鞭炮去問候那些躺在山野的祖先。我要讓孩子熟悉村子里的拜年儀式,讓孩子把村人淳樸的美德,繼承,發(fā)揚(yáng),光大。
編輯:但堂丹
祭孔的這種官、私雙重特性,貫穿于孔子誕生地——“闕里”孔廟的祭孔儀典和實(shí)踐之中,形成了中國古代禮制史上的一個特殊案例...
家鄉(xiāng)的井水如同乳汁哺養(yǎng)滋潤著祖祖輩輩的身心,維系著家鄉(xiāng)人的血脈深情。從我記事起,這四口井就是全村人賴以生存的水源地,...
創(chuàng)新社會中的全能型人才講述人:汪永富(市教科院院長)在鄂南高中從事教學(xué)、行政工作21年后, 2016年,我調(diào)到市教科院工作。...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文虎特約記者孔帆升海南咸寧商會會長孔祥富,是通山縣慈口鄉(xiāng)下泉村巖山莊人,他在外致富后不忘鄉(xiāng)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