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第24屆冬奧會將在北京開幕。人們對于冬奧和冰雪運動的熱情在這個冬天不斷高漲。
從書里閱讀冬奧、學習冬奧,讓冬奧精神滲入心靈……參與冬奧的方式,不僅僅是看比賽,還有閱讀。今天就跟隨我們,在書香中與冰雪、與冬奧來一場美麗相遇。
——編 者
換一個視角解讀冬奧
數(shù)千年以前,冰天雪地里的北歐人,為打獵方便,研發(fā)出一種新的狩獵工具——滑雪板。最初的滑雪運動,目的竟是為了大家能打到獵物,好好吃個飯!
一千多年前,宋朝興起了一個冬季運動——“觀花,作冰嬉”?;\動的雛形,原是一種冬季限定款的冰上游戲!
你看,遙遠的歷史深處,那第一波走上滑冰場、滑雪場的人們,和今天頂風冒雪相約赴宴的我們,目標竟然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大冷天的一起吃好玩好。
冬奧會這些項目的雛形,就是這么平易、有趣。
2022年的新春到來之際,一場冰雪之約、歡聚之情與千年古都北京連在一起。冰墩墩深情款款,雪容融笑意盈盈。北京,將以“雙奧之城”的名義,迎接五湖四海的賓朋。
盛會前夕,一本科普讀物《冬奧簡史》問世。讀之,可以讓我們俯瞰和瞭望百年冬奧的發(fā)展史及其發(fā)展過程中的人文趣事。
也許,在我們的想象里,冬奧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充滿競技意味的詞語,一定少不了明媚陽光和耀眼積雪共同編制的銀色競技場:陽光、積雪、冰川,它是明朗的;白雪掩映的村舍、城市、山峰,它是溫馨的;滑板、雪橇、賞雪看冰,它是快樂的?;┻\動中,那優(yōu)美的回轉(zhuǎn);雪地滑板,那歡快的跳躍;滑冰,在掌握了平衡與重心之后,那速度的快感,優(yōu)雅的舒展,飛翔一般的舞姿。速度和激情,機敏和魄力,智慧和力量……山風剛勁,雪沫飛揚,那份不摻雜念的純粹,那份順勢而舞的灑脫!運動員們?nèi)绨肯柙诎咨澜缋锏难┯蛐埴棥?/p>
而《冬奧簡史》的作者季成,對“冬奧”的評價就顯得理性多了:在極寒、極冷的條件下超越極限,是冬季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對抗寒冷、對抗重力、對抗時間,是一種更為徹底的對于極限的超越。
這是一個資深專業(yè)人士對冬奧的解讀。
季成現(xiàn)為北京體育大學冬奧培訓學院教師,多年來,一直從事冬季奧林匹克教學和科研工作;他還是中國首批雪車、鋼架雪車國際級裁判,2022北京冬奧會國內(nèi)技術(shù)官員。由他來做冬奧簡史的科普,再合適不過了。
書中,作者對冰雪運動的溯本求源,對冬奧歷史上節(jié)點的把握,對冬奧背后各國家、各階層的廣泛關(guān)注,對冬奧體育特性之外的因素的深挖,對冬奧的特別闡釋,都令人耳目一新。站在當下回望歷史、遙望未來,冬奧不僅僅是一次體育盛會,也是研究世界的一個入口。
筆者之前對冬奧會的認識很模糊,只知它是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冬季運動會,四年一屆,與夏季奧運會相間舉行。而這本《冬奧簡史》,豁然打開了我的視野,書中以冬奧的發(fā)展歷史為線,對1924年至2018年已舉辦的23屆冬奧會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梳理,包括辦賽理念、組織模式、賽事概況、文化影響等;同時亦講述了諸多比賽項目在百年奧運史上的地位、變化。作者還將冬奧的歷史與中國的現(xiàn)在以及未來連接起來,不僅是百年冬奧的全記錄,還是一部冬奧人文發(fā)展史。
冬奧是怎樣構(gòu)成的?哪些是時代背景、自然條件賦予的?哪些是冬奧自己生成的特性?冬奧經(jīng)驗中可持續(xù)、可發(fā)展的有哪些?對于讀者好奇的問題,比如哪些項目歷史悠久、競爭激烈,是冬奧會不得不看的明星項目?受大眾喜愛的比賽項目曾被哪些國家強勢“統(tǒng)治”過,又是哪些國家打破了這種“統(tǒng)治”?各個項目的比賽規(guī)則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這些變化讓比賽變得更有趣了嗎?這些問題,本書也一一做了有趣的解答。
《冬奧簡史》既有百年冬奧曲折歷程的宏大敘事,也有飽含溫情的細節(jié)描述。比如作者在第一章中寫“人類冰雪行為的歷史溯源”,回顧漫長的文明史中,人類于嚴寒環(huán)境下的狩獵、軍事、交通情況以及這些對人類進化的促進作用。作者還寫了世界各地的巖畫,并對巖畫中出現(xiàn)的滑雪者和滑雪器具、滑行方法做了細致的分析,讓讀者看到了滑雪運動厚重的群眾基礎(chǔ)。
書中第五章寫得最有趣,比如,《薩馬蘭奇保衛(wèi)薩拉熱窩》,題目就令人幾乎笑噴;作者突出了1988年卡爾加里冬奧會的背景效應(yīng),借韓劇《請回答,1988》,系統(tǒng)梳理了冬奧歷史上神奇的1988年,而那些以冬奧會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如《飛鷹艾迪》《冰上輕馳》等,則掀起了一波冬奧的熱潮。
書中還涉及很多冬奧趣事:雪橇奶奶、四個胖子冠軍、幸運大禮包等?!靶疫\禮包”一節(jié):記述了這么一個故事2014年,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隊員李堅柔參加了俄羅斯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賽,成為闖入決賽的唯一一名中國選手。孤軍奮戰(zhàn)的她,面對的是如林的強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決賽時,英國選手克里斯蒂滑倒,把意大利選手鏟翻,還拽了一把韓國選手,幫助李堅柔“滅掉”了所有競爭對手。李堅柔以45秒263率先沖過終點,為中國代表團贏來索契冬奧會的首枚金牌,也為中國隊實現(xiàn)了冬奧會該項目“四連冠”。
比賽,真的充滿不可知的因素,唯如此,它才具有永不消逝的魅力。
奧林匹克運動,像一個正在成長的生命體。成長,意味著自我更新,這個過程肯定不會是一路坦途?;仡櫠瑠W的發(fā)展史,幾乎在每一個新主題、新階段之初,都曾走過彎路,甚至犯過錯誤,每次,國際奧委會和參與奧林匹克的國家和民眾都會直面歷史,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去克服弊端,通過糾錯來確立一種新的品質(zhì)。走過鏡像、“冷戰(zhàn)”、差異,走向成熟、多元、改革,奧林匹克作為現(xiàn)代人類文明一部分,一直在成長著,它的歷史將由我們繼續(xù)書寫。
冬奧會不僅是個體育賽事,同時還展示著豐富的人文價值。奧林匹克是一種人生的哲學,指引我們探索身體和精神的極限。它給每一個普通人以機會,讓平凡的我們拒絕平庸,正視并反省生活。
記憶深處的冰上時光
北京有著深厚的冬季運動文化的底蘊?!独媳本┑谋蠒r光》展開了一幅老北京冰上運動的美麗畫卷,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老北京的冰上時光》以繪畫的形式講述了從明代到新中國成立以前老北京冰上運動的12個故事:冰床圍酌、長河冰床、太液冰嬉等。這些故事既有古代宮廷的冰嬉,又有民間的冰床;既有冰上娛樂,又有冰上競賽;既有公共冰場上的故事,也有學校冰場上的軼事。這些故事讓人們對中國冰雪運動博大精深的歷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北京人喜歡在冬天吃火鍋,他們會攜帶熱騰騰的圍爐和酒具參加“冰床圍酌”。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北京城,冰床就已經(jīng)十分盛行了。有的人以冬天拉冰床為業(yè)來養(yǎng)家糊口。《明宮史·金集》載:“每于河凍之后,近京貧民,群來趁食。于皇城內(nèi)外,凡有冰處,拉拖床以糊口。”大概在明正德年間,北京興起了“冰床圍酌”的游戲,日子過得不錯的官僚富賈在嚴冬時節(jié),將冰床連成一片,在其上豪飲。對于“冰床圍酌”描寫最生動的莫過于明末散文家劉侗的《帝京景物略》:“雪后,集十余床,壚分尊合,月在雪,雪在冰?!绷攘葦?shù)語,就將雪后月夜之下積水潭上“冰床圍酌”的情景刻畫了出來。
在“長河冰床”一章中,民俗學家金受申曾這樣描寫民國時期的老北京冰趣:“冬天的護城河、什剎海,岸旁常放著許多冰床招攬乘客,在新年正月,坐著冰床,馳騁冰上,雖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鼻宄跄?冰床在京城已十分盛行,護城河結(jié)冰以后,行駛在冰面上的冰床就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由于冰床比騎馬、乘車都快速,所以不知誰家的小姐也來乘坐。冰河上其他的冰床偷偷地跟著她的冰床奔走,一睹花容,一時間冰面上冰床奔走之聲不絕于耳。
老北京的冰上運動,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于清代在太液池(舊時中南海、北海的總稱)上舉辦的冰嬉盛典了。冰嬉亦稱為冰戲、冰技,是形成于明末清初的傳統(tǒng)冰上運動形式。清乾隆年間,冰嬉被乾隆皇帝欽定為“國俗”,形成每年閱視冰嬉的制度,“冰嬉”一詞被宮廷和民間廣泛接受,成為我國北方冰上運動的總稱。嘉慶朝很好地傳承了冰嬉制度,道光朝初期也能很好地延續(xù)這一制度,但后來規(guī)模逐漸縮小,道光二十年(1840年)之后,該制度就停止了,直到光緒年間,又短暫恢復。清代的冰嬉盛典綿延百年,場面宏大,內(nèi)容豐富,以冰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冰雪運動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冰蹴球來源于歷史上什剎海冰上“蹋鞠”游戲。據(jù)康熙年間的李聲振在《百戲竹枝詞》中描寫:“蹋鞠場中浪蕩爭,一時捷足趁堅冰。鐵球多似皮球踢,何不金丸逐九陵?!边@就是300多年前人們玩冰蹴球的火熱場面。古時太液池冰面處于皇家禁園,百姓不得入。百姓冰上蹋鞠的理想場所是寬闊的什剎海。小孩兒玩蹋鞠游戲,往往就地取材,不一定非得用石球或者鐵球,石塊、泥丸、冰塊皆可為之。冰封什剎海之后,大人們忙著鑿冰、運冰,將冰塊納入冰窖之中,以待來年天氣炎熱時使用。散落在冰面上的冰核兒就成了孩子們最好的玩物,三五成群,玩得酣暢淋漓。
老北京也有化裝溜冰大會。1926年1月31日,首次化裝溜冰大會在北海公園舉辦。當時的報紙報道:“觀者數(shù)千人,比賽人數(shù)一百三十余人。中外男女各半,怪裝異飾,無奇不有,或捉襟見肘,或腰大盈丈,更有西婦九人飾馬牛羊兔之屬,觀者無不捧腹。最奇者,飾火鍋、白菜、蓮花、蝴蝶、汽船等,使人絕倒?!边@次化裝溜冰大會受到媒體的關(guān)注,當時的不少文學作品對此有生動的描繪,化裝溜冰大會很快在中國北方傳播開來,北平、天津、太原、沈陽、哈爾濱等地都曾舉辦,成為冬日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盛極一時,新奇的表演吸引著人們競相觀看。
民國時期,滑冰和冰球在北京的很多學校都有開展。20世紀20年代后期,一到冬天,燕京大學的未名湖冰面就成了愛好滑冰的師生們的樂園。博雅塔下銀光閃爍,女學生們是冰場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燕京大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這項運動的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附近的大學學生及市民,也會經(jīng)常到此滑冰。此后,冰球運動在一些學校興起,清華大學冰球隊是其中的佼佼者,經(jīng)常在一些冰球比賽中奪冠。
時至今日,每到冬天,北海的冰面上依舊有不少劃冰床的人們。只不過,他們已無須以此為營生,純粹是為了消遣罷了。在這意趣濃濃的冰上時光里,我們咂摸出一縷醇厚樸實的北京味兒,從容淡定中蘊含著智慧和深刻,閑散溫婉中透著幽默和鋒芒。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2020年的暑期檔與往年相比,似乎平靜了一些,至今假期過半,除了一部《三十而已》熱度攀升、引發(fā)不少話題討論之外,并未出現(xiàn)...
13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第一屆冬奧優(yōu)秀音樂作品舉行“云上”發(fā)布活動,通過電視節(jié)目結(jié)合云發(fā)布、云頒獎、云合唱形式...
碧空之下,青山之間,張家口賽區(qū)重點配套項目——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zhèn)的主體建筑,猶如片片雪花飄落在群山之間。張家口頒獎廣...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賽時將為參賽運動員和隨隊官員提供“53天×24小時”保障服務(wù)。根據(jù)工作計劃安排,北京冬奧村將于2022...
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位于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qū)南部,占地23.6公頃,由總建筑面積38.66萬平方米的20棟公寓樓、1個運行區(qū)...
冬奧氣象服務(wù)網(wǎng)站可滿足公眾觀賽、出行的氣象服務(wù)需求。
針對惡劣天氣、交通基礎(chǔ)設(shè)施損毀以及軌道、公交客流大面積聚集等突發(fā)應(yīng)急情況,李公科表示,已制定交通運行突發(fā)事件應(yīng)急預案...
對于運動員來說,健身設(shè)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運動員在冬奧村內(nèi)就能方便地找到健身場地和...
依托京冀城市疫情防控體系,閉環(huán)內(nèi)外工作融合形成合力,構(gòu)建指揮運行一體化工作格局,確保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安全舉辦。
還有38天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了,希望全世界運動員能在這里感受到北京冬奧村的溫暖,感受到中國春節(jié)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