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特約記者 胡劍芳)一灣碧水映古屋,一架水車搖歷史,一口飯菜漾鄉(xiāng)愁……9月12日,咸安區(qū)桂花鎮(zhèn)劉家橋村,醉人的風景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沿河而興的11家農家樂生意火爆,年接待量達100萬余人次。
劉家橋是如何變?yōu)猷l(xiāng)村旅游打卡地,并走進人們的視線的?
2002年,劉家橋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貧困落后山村,村民過著清苦的生活。
退休干部劉明恒偶爾回到家鄉(xiāng),翻族譜發(fā)現劉家橋劉氏子孫是漢武帝劉徹胞弟劉交后裔,并自費2000元仿做漢代標志性什物水車放入河水中,那轉動的水車搖起水流的場景與當時央視一套播放的《漢武大帝》圖景相似,勾起人們穿越歷史的遐思。
隨后,在咸安區(qū)委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劉家橋成功申報為中國第三批傳統文化村落,明成化年間修的單孔古橋,明清年代建的古民居也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項目來了,規(guī)劃來了,資金來了,修葺古民居,清淤白泉河,砌好河岸坡,建好停車場,興起農家樂……青山環(huán)抱中,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面吸引游客。
跟著劉家橋環(huán)境改變的,還有3600余村民越過越甜的日子。
“老伴有心臟病,自己高血壓,就近務工可兼顧一下家,這不曬太陽不淋雨的,每月2300元工資,很知足了!”12日,在劉家橋秀嫂農莊的后廚里洗苦菜的貧困戶阮六鳳笑道,村灣變美了,日子過好了。
像阮六鳳一樣在家門口打工的還有40多個,58歲的邵琴英、50歲的曹梅花等村民都在不同農莊幫廚,都說:“感謝政府建美了村灣,在家門口打工,比做農活強多了,對家庭有很大幫助。”
“剛摘下的新鮮板栗,6元一斤?!编嵣┨嶂换@板栗剛坐下,游客便圍了上來。只見在河兩岸,不少村民拿著自家的干苕粉條、干蘿卜片、干辣椒皮、干豆角、干筍等農特產品叫賣,每天收入百余元以上,心里樂開了花。
9月5日至10日,桂花鎮(zhèn)政府請來西廂房等設計團隊,對劉家橋下新屋進行了微改造,讓古村落變身小游園、觀景臺,與老屋、小河、古樹等相得益彰,用詩意點亮生活,吸引更多游客駐足。
旅游旺,農莊火,村民做起了農產品生意,或直銷農莊,或就地擺攤,收入見增。19組貧困戶徐通咸養(yǎng)起了生豬,隨著行情看漲,豬肉不用出村,直銷農家樂便有現錢到手。還有的村民養(yǎng)土雞土鴨等,到劉家橋農莊直銷或直接到河邊景點賣給游客。
“讓更多游客來劉家橋賞桂花,看古橋,品文化,吃農家菜,體驗江南慢生活。”桂花鎮(zhèn)黨委書記李子牛說。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安何紅新夫婦: 種植黃桃樹 結出“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