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得事不要出來走動”“你們不要聚在一起聊天,都回自己屋里去”……這段夾雜著通城方言的普通話,出自通城縣關刀鎮(zhèn)高橋村黨支部書記汪飛平之口。
高橋村位于關刀鎮(zhèn)南部、云溪水庫中游,村民居住較為分散。大多數(shù)農(nóng)戶分布在云溪水庫東西兩岸,中有水庫之隔,還有一些農(nóng)戶老屋在山腰或山頂。
疫情爆發(fā)之初,汪飛平每天手持小喇叭,走西岸,跑東岸,上山坳,制止村民串門、聚會,勸導村民減少沒有必要的外出。
這頗具個人特色的宣傳方式感染了很多人,很多黨員和村民自告奮勇,跟她一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于是,高橋村鑼鼓宣傳隊成立了,“拒絕串門,我是黨員我?guī)ь^”活動展開了,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工作合力形成了。
“今天到處去聚會,明天病房來相會”“今年過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在高橋村,旮旮旯旯張貼著顯眼的宣傳標語,告訴村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沒有主角配角,人人都是重要角色。
“村村封閉、戶戶隔離”政策實施后,村民物資緊缺的矛盾漸漸凸顯,經(jīng)常有村民以采購為由申請外出。汪飛平立馬向鎮(zhèn)上反映,建議以村為單位進行集中采購,避免因外出而出現(xiàn)交叉感染的現(xiàn)象。
“我們兩口子,腿腳不方便,汪書記就幫我把米送到家門口,太辛苦她一個女人了?!本沤M村民鄧張富充滿感激。
14日下午,看天氣預報說第二天要下雪,汪飛平便和市、鎮(zhèn)駐村干部一起,上山入戶提醒老屋村民做好準備,動員年長的村民到山下和子女住在一起。。
有一次,鄰村一位村民想穿過設在云溪水庫東岸的關卡,因臨時出行證明不全被汪飛平勸返。
“不能因為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就給予便利,這樣做只會縱容不守規(guī)矩的人。這道關卡看似普通,卻是守護高村橋一千號人的‘健康之門’。” 汪飛平一遍又一遍地勸阻。
令人欣慰的是,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的努力下,高橋村截至目前未出現(xiàn)一例疑似或確診病例。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偉 通訊員 鄧志高)
編輯:hefan
上一篇:
黨旗飄揚在戰(zhàn)“疫”一線 —— 農(nóng)發(fā)行咸寧市分行疫情防控先鋒隊群像
下一篇:
【抗疫一線黨旗紅】青年黨員志愿者余杰 甘做愛心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