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升
生命的歷程中,總有一些曾經(jīng)看似平常,過后卻覺得刻骨銘心的事情。雖然遺落在生命長河的某處渡口處,或丟失在人生驛站的某個站臺上,但只要輕叩記憶的門窗,輕拂時光的浮塵,曾經(jīng)的故事或者景致,便會款款地走到我們面前。
前些年暑假,高中同學聚會,說起多年前的一些往事,感慨良多。那是一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在農(nóng)村高中讀書的我們,每天的口糧都是從家里按最少的定量帶來的,還需要附加一些紅薯、豆類等雜糧。即便如此,仍然難以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欲。饑餓,成了影響我們學習的最大困擾!高中畢業(yè)那年的冬天,學校搬到了原咸寧地委黨校留在咸寧大幕鄉(xiāng)一個叫“小坑”村的原校址。由于是大幕高中最后一屆畢業(yè)生,學校就只有文、理科兩個班,大約百十來人。當時的黨校原址學生宿舍很多,同學們便三五成群結伴住在一起,和我住在一起的是年齡相仿的兩位同學。
那時的我們,雖說是沒考取重點高中的一批“學困生”,但苦難的經(jīng)歷也讓我們懂得,不走讀書這條路,想“農(nóng)轉非”改變自己的命運,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讀書的熱情和刻苦程度絲毫不敢減弱。晚自習后,即使學校統(tǒng)一停電熄燈了,我們還要點上煤油燈加班加點學習。
有一個下雪的晚上,同寢室的三個同學晚自習后,相約回到寢室,已是夜半時分,寒風刺骨,饑腸轆轆。我們?nèi)齻€人用自制的爐具、偷來炭塊和煤球,燒起火來。起先只是想烤烤火,而后用鋁鍋燒著開水喝。喝著喝著,我們總覺得肚子越來越餓,就想著弄點東西吃。這時候,一個機靈的同學趨步趕到校外,在附近村民自留地里偷來了一棵大白菜,三個人趕忙洗凈、撕碎,就著滾燙的開水,把一棵大白菜煮著吃個精光…… 多少年過去了,每每想起這件事,那股清水煮大白菜的香甜味,依舊縈繞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散。
等一切都完事以后,門窗緊閉的房內(nèi)也有了暖意,我們怕驚擾了其他的同學,就在寢室里悄悄地睡了。到了下半夜大約三點多的時候,我感覺頭暈腦脹的,想起來小解,卻發(fā)現(xiàn)渾身無力,看到另一個同學也歪坐在床頭,一個勁兒地說頭疼,再喊那個“偷白菜”的同學時,怎么喊他都不應聲。我們當時就蒙了,連忙敲開隔壁寢室的門,隔壁寢室三個同學中年紀稍長的同學了解情況后,說是一氧化碳中毒,要迅速送醫(yī)院。他們中的一個迅速背起那個已經(jīng)昏迷不醒的同學,另外的兩個扶著我們兩個有些頭疼的,慌忙不跌地抄小路往大幕常收醫(yī)院趕。到醫(yī)院后,值班醫(yī)生做了緊急處理,等那個昏迷的同學打完點滴,我們又趕緊往學校趕。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爻痰穆飞?,我們一再囑咐另一個寢室的同學,回校后一定不要聲張……
其后的好多年,我們都羞于提起這件不那么光彩的經(jīng)歷。而今,在高中畢業(yè)許多年的同學會上,這樁糗事被那個曾經(jīng)背著我們上醫(yī)院的同學講出,我只能報以淺淺的一笑。這一笑,既是當年偷食者羞赧的笑,也是同學間相互救助感恩的笑,更是對時光易逝歲月易老無限感慨的笑。
回望逝去的春秋,我們在感嘆歲月靜好的同時,總想觸摸過去歲月的光影,與過往的故事和人物說說話,聊聊天。因為,人生有了思念與顧盼,光陰將更加豐腴,生活會更加生動,當下也才會更加值得珍惜。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愛“發(fā)圈”的小雪
下一篇:
向古樹致敬
要在營商環(huán)境、人才集聚、企業(yè)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密切關注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狀況和用工用能等需求,及時推動解決企...
非職業(yè)性一氧化碳中毒泛指公眾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區(qū)別于生產(chǎn)場所發(fā)生的職業(yè)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男女之間是否存在著純正的朋友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跟王女士大學同學,開學沒多久就認識并相熟了,大...
有些感情是無須言語的,有些故事是須有原型的。在一個培訓班上,認識了一位兄長,我給他取了個綽號“高富帥”。率真,是“真...
“讀書分享活動營造了師生之間熱愛閱讀的氛圍,通過閱讀,同學們能激發(fā)出更多的智慧火花,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該校相關負責...
作為一所普通的民辦高中,我校錄取的學生中考成績普遍不高,大部分都在400以下,但我校以“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當堂達標”的...
9月30日下午,咸寧高新實驗外國語學校邀請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葛冰潔為七年級全體師生舉行了一場“為青春插上隱形的翅膀”的心理健...
嚴格規(guī)定:每位參加集會的同學進入會場時,由專人在門口負責測量體溫,參會同學在簽到本上簽字,由籌委員的同學分發(fā)參加會議的...
問卷收上來,教授一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 10%的同學選B, 80%的同學選C。愿你,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安度余...
每天早上天沒亮就起床,她第一個到教室陪著學生們早讀。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