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愈力,常常關乎一種創(chuàng)傷修復機制,如免疫力,成為自愈的源泉。但從哲學上看,一切真的能恢復原狀嗎?這很可能只是一種安慰。譬如我們相信充電后設備可循環(huán)使用,但電池自身的壽命損耗卻不可逆。
任何自愈力
都不能阻止生命消逝
作者提供了一種頗為殊異的視角:我們所言的自愈,常常充滿悖反。一方面它使人擁有從危機或沖擊中恢復常態(tài)、正常的假象,同時,也意味著將開啟新一輪的自我消耗,周而復始。其實我們常言“滿血復活”,熬夜后補覺,并不能恢復“出廠原始狀態(tài)”。它只是自我感知的鈍化,屬于催眠和暗示。在我看來,自愈力乃是在消耗趨勢中的周轉(zhuǎn),而非重回起點的循環(huán)。它就像投資市場中的超跌反彈,遠非趨勢的反轉(zhuǎn)。
哲學始終將“記住人終有一死”與“認識你自己”兩個古老命題同構在一起。任何自愈力,都不能阻止生命消逝。斯多葛學派用樂觀主義和現(xiàn)世主義,去沉思死亡:言說它,預見它,面對它。如塞涅卡說:“當不幸來臨時,永遠不要說‘我沒有預料到’;事實上,你應該已經(jīng)預見了它們,如此便不會措手不及了?!?/p>
樂觀主義和自愈力并不能畫上等號,因為樂觀,也有積極消極、真實虛假之分。前者建立在過往成功經(jīng)驗之上,對未來抱有信心,是良性循環(huán)。后者則基于幻想之上,甚至自己都不相信實現(xiàn)的可能。“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這種幻想之中,但這種幻想脫離了現(xiàn)實,并且隱藏了對幻想真正實現(xiàn)的恐懼?!边@種虛假樂觀,與自愈背后的自我保護機制有相通處。它可能只是白日夢,與成功經(jīng)驗無關,“卻往往與我們的阻力、不斷重復的經(jīng)歷、多年來深陷其中的惡性循環(huán)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未將自愈視為絕對積極的恢復機制,它也可能是“機械的盲目”,采取選擇性回避?!叭绻覀兒鲆暳怂械倪@一切而只看見目標,努力說服自己所有的困難都是不存在的,那么當困難出現(xiàn)時,我們將沒有資源和工具去克服它們?!绷硪环矫?,日常預見各種阻力,甚至死亡,也并不等于負面情緒、消極性思考。它可能是直面、估量現(xiàn)實,將障礙“用作愿望實現(xiàn)的跳板”。我們似乎從這種辨析中,發(fā)現(xiàn)了這兩種被遮蔽的傾向性。
哲學扮演車夫角色
平衡無限多樣的“小我訴求”
那么,哲學在其中能發(fā)揮何種效應?這是全書的著力之眼。我想乃是哲學對心靈整體地再理解,它意欲重釋心靈系統(tǒng),統(tǒng)合協(xié)調(diào)各種心理要素。愿望、欲望和情緒,必須得到自我理解。
這意味著心與腦必須合一,不可二元化簡單割裂?!靶疫\,亦即身體從物理意義上感知意識的能力。”作者描述并劃分了方向性、推動力與實踐感。欲望提供方向,它又分為與自我實現(xiàn)有關的真實欲望,與自己無關的“被誘導的欲望”。如此,行動方向就有了正路與歧途。但事實上,我們很難劃清這兩類欲望的界限,所以才會輕易陷入消費社會的迷霧里。正如德勒茲所言,我們都是“欲望機器”。如今,低欲望理念的流行,實質(zhì)就是對欲望的簡化。唯有極簡之后,才會易于發(fā)現(xiàn)哪些是真實的必需,哪些是虛妄的誘引。
而情緒作為推動力,是身體和意識的間性因素,實現(xiàn)了二者的相互聯(lián)動?!扒榫w雖然由大腦的邊緣系統(tǒng)處理,卻常常以復雜且令人驚訝的方式泛濫到大腦的其他區(qū)域。”換言之,情緒可直接影響欲望和理性,作用于頭腦和身體。作者借用“葛吉夫的馬車”和“柏拉圖的有翼戰(zhàn)車”兩個譬喻說明靈魂理性、身體情欲等因素的有機系統(tǒng)。哲學需要扮演車夫角色,管控各種情緒、欲望,協(xié)調(diào)平衡無限多樣的“小我訴求”。自我認知始終建立在平衡不同分裂自我之上?!懊總€人都集自我、需求、欲望、目的、愿望、局限于一身?!闭軐W幫助我們整合、維系多種自我的集合,構建自我意義的整體性。
用哲學去談論
自我實現(xiàn)道路上的“路標”
《哲學的自愈力》向往古希臘古羅馬哲學的原初狀態(tài),即始終關乎生活的教諭、談話的藝術、生存的技藝。生活,重新被置于言說的中心,而非理論與體系。作者用哲學去談論自我實現(xiàn)這條道路上的“路標”——各種心理因素,其深刻在于認識到它們總是兩分和辯證。換言之,這種看法超越了傳統(tǒng)認知里的單向度。如擁有天賦,并非一定有利,也可能是無用負擔,甚至有害。天賦理應被視為一種工具,它既可以助力加持,也可以加速摧毀。
“你肯定可以舉出數(shù)十個為其天賦所毀掉的人的故事?!蔽蚁?,天賦如同“杠桿”,你有權選擇加杠桿還是去杠桿,在可能獲得成功最大化的同時,也要承擔最大風險。天賦,是外部世界的可見判定,是他人認為顯而易見的,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進行人生選擇。這也是很多人痛苦的肇因:因為具有了什么天賦,就必然選擇去做什么。我們把“不必如此”全都變成了“非此不可”。有時放棄天賦,聽從愛好、情感和愿望,反而意味著一種解放?!罢l說擁有一種天賦就一定要去發(fā)展它呢?”
愛好,則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召喚力量,它破除了從外在成功與否進行客觀評價的道路。我們從愛好出發(fā),做并不擅長之事,這就是遵循內(nèi)在的尺度。它更看重自我感受,與目的效果無關。其哲學意義則是深層的,即只有依賴自我檢視,自我面對才有效,它構成反思的心理基礎。
建立一種內(nèi)在的尺度
重估自我實現(xiàn)的價值
“從來沒有一個客觀的外部答案能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實現(xiàn)了自我,因為自我實現(xiàn)也是一個人自我教育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建立在懷疑、提問以及傾聽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感覺的基礎上?!边@個過程其實蘊含古希臘通過反復提問切近哲學,古羅馬關切自我的精神訓練。米歇爾·??略谩白晕壹夹g”和“關心自己”,總結(jié)這種生存美學。“我們需要空出時間來照顧自己,需要時間進行深呼吸,然后重拾方向。這個方向與智力、情感、精神、身體有關。這是古人摸索和培養(yǎng)出的一種感覺,我們卻將它拋在了身后?!?/p>
瑪烏拉·剛齊達諾所言“哲學的自愈力”,到底意味著什么?全書的回答乃是自我觀照。古希臘神諭“認識你自己”,也是自我觀照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重要起點。
作者反復用心靈的迷宮隱喻生存困境,旨在說明生活并無終點,只有一生摸索各自的實現(xiàn)路徑。自我理解、自我教育、自我沉思、自我書寫等訓練,都是不斷切近自我的認識過程。本質(zhì)上,它與自我實現(xiàn)相疊合。古代哲學之所以強調(diào)自我觀照,源于他人不能替代,標準是自我判定。舒適與幸福,不同于世俗意義的成功指標,乃是精神作用于身體的一種良好感受。就像鞋子是否合適,只有腳知道。
哲學首先應是生活的技藝,“它的重點不在于理性的思辨,而在于對待生命的具體態(tài)度。它的目的不僅在于信息的獲取和積累,更在于了解自己”。而現(xiàn)代生活時間觀的認知決定,我們喪失了自由的時間?!拔覀儚男【筒坏貌粚r間優(yōu)化、填充、資本化,空閑的時間是沒有價值的。然而時間應該是自由的時間,而不是被填滿的時間?!睋Q言之,我們對時間的看法常是直線性、可累積、可補償?shù)?,總是預想退休后可以一勞永逸地贖回休息;卻無力在活躍的工作和沉思的生活之間,建立一種平衡、節(jié)制與融合關系。
(原載《解放日報》,作者為耕耘)
編輯:但堂丹
焦慮源自何處焦慮也是一種態(tài)度,但這種態(tài)度并不僅僅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化浪潮的強勢沖擊之中,而是出于人類、科學技術與自然之間的共...
陳嘉映、劉擎、許知遠聯(lián)袂推薦,專門寫給大眾、關心生活、像小說一樣通俗好讀, 《認識世界》不是一部普通的哲學史,它寫給所...
動態(tài)平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中庸之道,為什么要講“中”呢?因為“中”就是保持事物的平衡。在這個時間、地點取得了平衡,到了下...
■王池光(崇陽)父親沒讀多少書,但有他的一套“哲學”理論。從小,父親就以自己的“哲學”思想熏陶我們,除了言傳,父親的身...
本書從梅西初入球場開始,以梅西生涯的多個片段,如簽約巴塞羅那、年幼時在阿根廷的時光、梅西與C羅的較量、梅西與馬拉多納的...
《魯迅像傳》(修訂版)黃喬生著內(nèi)容簡介:魯迅一生留下照片一百多幀,記錄他的人生軌跡和人際交往,展現(xiàn)個人風貌。
做一個靈魂純凈的好人,這就是中國繪畫的終極目的,也是這本書的終極目的。
《暖夏》王松著?內(nèi)容簡介:小說用豐滿的人物、鮮活的方言、精彩的故事,突出了文化在新時代鄉(xiāng)村發(fā)展中的作用,塑造了一群有知...
《中國文化課》余秋雨著內(nèi)容簡介:《中國文化課》將余秋雨近年來在喜馬拉雅FM上播出的音頻課程整理成文,對中國文化的古往今來...
商務印書館黨委書記、執(zhí)行董事顧青(中),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原總編輯、商務印書館特約編審李昕(右),商務印書館副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