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芳(崇陽)
多年前,我讀過史鐵生的散文《我與地壇》,年輕的他在雙腿殘疾后,過上了輪椅生涯,精神苦悶,每天搖著輪椅到一個廢棄的古園(地壇)尋找精神寄托。他的母親默默地照顧他,經常到地壇找他。后來史鐵生通過在地壇細心地觀察、深層次地思考,產生了寫作的欲望,成為一位著名的作家。
近日,我看到一本《史鐵生隨筆精選》,毫不猶豫買了下來,認真閱讀。在其中的“親情篇”和“地壇篇”里,史鐵生寫自己在地壇得到很多生命啟迪和人生感悟,寫自己對母親的后悔和無限思念,寫自己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感情,讀后令人怦然心動。
當時的地壇,不過是一座荒蕪冷落的園子,然而在史鐵生的生命中卻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他20歲殘疾之后,把它當成精神家園,天天必去。正如他在文章中所說,與地壇是緣分使然,地壇在他出生前四百多年的時間里就坐落在那兒了,自從他的祖母年輕時帶著他的父親帶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的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常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了等待史鐵生,而歷盡滄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一個心理絕望的年輕人與一個廢棄的古園相遇了,這個年輕人曾經意氣風發(fā),卻在青壯年時期失去了雙腿;這個園子曾經玻璃珠瓦、玉砌雕欄,如今卻朱紅剝落、殘壁斷垣。史鐵生不由得與地壇同病相憐、惺惺相惜。
不同的是,史鐵生煩燥易怒,地壇沉靜從容,史鐵生逃避現(xiàn)實,地壇坦然面對。這注定是一次最為傾心的相遇,地壇的氣質和內蘊如春風化雨般不動聲色地融入他的心中。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史鐵生搖著輪椅來到園中,作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他一切都準備好了,那時候太陽循著亙古不變的路途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澤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且看到自己的影子。從此,他將自己的心交付給了地壇。
地壇讓史鐵生思考生命,思考命運,思考人生。每天,別人上班的時候,他就搖著輪椅去地壇,去思考,等到別人下班的時候,他又搖著輪椅回家,每天似乎是千篇一律的生活,但就是在這樣的生活里,史鐵生的思想是在成熟和變化著的。
慢慢地,在他看來,古園有了生命,一片落葉,一聲鳥鳴,都是大自然中生命的召喚。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可以帶給他無限的想象空間。唱歌的小伙子,玩耍的小女孩,一對中年夫婦都成為他寫作的源泉。試想,如果沒有地壇,沒有那里的樹木,能有史鐵生后來的寫作嗎?或許他也會寫作,只是帶給讀者的作品內容不同,就沒有那種在寂靜環(huán)境中的深思,甚至于為了生存帶來的另一種關于生命的解讀。
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的過程,哪怕作為一個雙腿殘疾的人,在命運的打擊和磨練下,也可以堅強面對生活,在痛苦中涅槃,不斷調整心態(tài),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于是史鐵生開始勵志,決定在文學的領域做出點成績來,經過多年的勤奮努力,終于功成名就,成為一位知名的作家,獲得很多獎項,可以說,他成功地超越了身體殘疾的局限,最大限度體現(xiàn)了活著的價值。
《我與地壇》《想念地壇》《命若琴弦》《病隙碎筆》等作品,可以說都是與地壇分不開的,地壇成為史鐵生生命中的一部分,使他面對靈魂進行創(chuàng)作。
編輯:但堂丹
咸寧網(wǎng)訊通訊員陳金鋒報道:12月5日, 2020“外研社·國才杯”全國英語寫作大賽(高職組)總決賽遠程線上舉行,來自全國27個省(...
家正統(tǒng)學說影響的契丹人歷經金朝與蒙古帝國,以經世濟民為人生目標。通過對其生平的描述,作者將他糾結的心態(tài)、猶豫的選擇層...
語文學科的學習中,閱讀與寫作是重中之重,如何實現(xiàn)無縫對接,成為不少中小學校的家長和學生們關注和討論的話題之一。現(xiàn)在三...
在學生眼中,有這樣一句口號: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寫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樹人。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也沒有做...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2020年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2月17日,在中國作協(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
咸要網(wǎng)訊通訊員徐世聰報道:“受疫情影響,新書昨天才到,現(xiàn)在正在聯(lián)系網(wǎng)上商城出售中……”13日,通山縣鄉(xiāng)土作家袁麗明說。...
這家伙,我作協(xié)的朋友,叫了這又冷又熱的微信名,讓我省略了她真實的名和姓。當時,一桌的文學愛好者里,她獨樹一幟,圓臉,...
《從13人到9000多萬人:史上最牛創(chuàng)業(yè)團隊》曹磊楊麗娟著?內容簡介: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從13人到9000多萬人:史上最牛創(chuàng)業(yè)團...
作者:天下塵埃(原名向娟,系中國作協(xié)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作協(xié)創(chuàng)研室副主任,著有網(wǎng)絡小說《星星亮晶晶》《咸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