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的黃昏,戶外的石桌石凳邊,會多擺幾把竹椅,樓上樓下的鄰里和租客們總有話說。
歐陽老伯最先亮出觀點,“正部副部一起散步,正局副局一樣結(jié)局”。歐陽老伯剛從縣城科局長崗位上退下來,和老伴一起到市里帶孫子。
齊老太太跟腔說,“心態(tài)好,什么都好!”齊老太太是山東人,陪伴她60多年的侯老爺子前年走了,齊老太太念叨老頭子最多的是“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是為了留點錢給我養(yǎng)老?!?/span>
楚爹爹和齊老太太是老街坊,頗有感觸地說:“侯老爺子一輩子與人為善,這條街的人都討過他的好。他考慮事情真周到,怕自己先走,留點積蓄讓你無憂?!?/span>
從鄉(xiāng)鎮(zhèn)趕到市里陪讀的燕嫂子對齊老太太說:“楚爹爹、歐陽老伯和您都比我父母享福,爸爸媽媽去世得早,孩子會說話后,卻不曉得喊誰姥姥?!痹挍]說完,燕嫂子的眼圈都紅了。
“見風(fēng)使舵”的快遞哥小韓馬上換頻道,“燕嫂子,你是蠻有福氣的,一兒一女一枝花,兩個伢都會讀書,老公又會賺錢?!毙№n今天比較順,快遞收工早,心情好。
燕嫂子說:“還是小韓嘴最甜,將來你老婆每天會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歐陽老伯機敏地插了一句:“小韓,要不,我跟你介紹一個,我的家鄉(xiāng)出美女,美女都喜歡勤快的?!?/span>
不待小韓接話,齊老太太就開始較真:“山東美女多,要找就找山東的?!?/span>
剛靠近聊天群的老趙也是個熱心人,“小韓,遠(yuǎn)水解不了近渴,就在市里找一個,相中了,我去跟你做媒,婚禮我主持”。
小韓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如何回應(yīng)。二樓的老魏湊過來把老趙調(diào)侃了一番,“老趙,想穿皮鞋自己上街買,非要借做媒,哄小韓孝敬你一雙跑路鞋。”
大家都哈哈大笑,解了小韓的尷尬,又招徠了幾位“侃客”和“看客”。
剛從外面應(yīng)酬回來的秦經(jīng)理滿面紅光,她嗓門大,“今天,戰(zhàn)國七雄好整齊,我老秦不來,你們六個對付得了歐陽老伯?!鼻亟?jīng)理的段子多,有時有點猛,大家都招架不住。
老趙不服周,“說什么六國歸秦,那己是過眼煙云。我們今天晚上歸歐陽老伯?!?/span>
秦經(jīng)理毫不示弱,“六國不歸秦,五國歸歐陽,趙國歸秦,我獨罩趙。”
老趙還想抬杠,“哪個怕哪個,秦時明月趙時關(guān),喝酒我不是你對手,打牌你未必有我行?!?/span>
齊老太太是和事佬,“小趙,你行,長城是你最會修,好不好?莫要趁人之危,喝酒不打牌,打牌莫喝酒?!?/span>
大家都跟著附和著、戲說著,你一言我一語,又換了新話題……
小院的夏秋,總有納涼的三五成群,他們時而海闊天空,時而漫無邊際,時而東家長,時而西家短。
這就是百姓生活,沒有敘利亞的戰(zhàn)火紛飛,沒有伊拉克的流離失所。
這就是平安幸福,值得大伙珍惜,值得細(xì)細(xì)品味。(作者:劍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