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滿珍(市直)
玉龍島,嘉魚縣三湖連江風景區(qū)三湖之一的白湖水畔,東與著名官橋八組毗鄰,西北與牛頭山山湖溫泉隔水相望,南與山丘相連系丘陵地貌,三面環(huán)湖,一面倚山。其境若仙客懷古,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罩泻脚母╊颀垗u,有玉山、沙咀、湖磯頭和老鴉咀,玉山連接三咀宛延綿長泊于湖心,形成湖中仙島,島上森林樹木花草覆蓋蔥綠,其綠宛如鑲嵌如白湖之中的一枚碧玉,其形又如蟠踞于湖水之上一條飛舞的蛟龍,故名玉龍島。
玉龍島原是一荒山孤島,偶有村民在沙咀頭采沙建房或山間種植出入于此。多年前,知名書畫大師吳放先生和夫人隱居此島,于島中玉山沙咀借一陋室,此屋背山面水陽光充足,幽深靜謐,經(jīng)打理布置,設有書畫室、茶坊、廚房,并有一小院,便悠閑逍遙獨居于此,自名曰“借山草堂”。
借居此島,鋪石筑路,于是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先生在此吟詩作畫、臨帖書法,多有新作字書名畫,慕者前來求之,常有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閑云野鶴拜訪“借山草堂”,或品書賞畫,或品茗茶話。居而久之,淡墨飄香,書畫怡情。臨借山草堂而望之,山之仙,雲(yún)之浮,湖之韻,鳥禽之遨游,引來游客眾多。故而,近年來興起新修開發(fā),用畫筆繪畫玉龍島。
進入玉龍島,感覺步入了一幅山水畫卷。沿沙咀方向走去,見左岸一門坊,一塊緩坡場地,搭有一長棚,可燒烤、野炊,也可篝火晚會。漫步在沙咀堤上,望白湖煙波浩渺,清風徐來,岸邊柳條輕垂,隨風靈動,與柳條留影。此情此景,若席地而坐,把酒問盞,會有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愜意。
緩步行至沙咀頭,一古木“懷遠亭”蒼勁聳立在上,登亭小憩,仰望藍天白云,眺望碧水青山,回望故地城廓。胸懷之志,人若心有多高,思就會有多遠,而我獨望秋水,可有秋水伊人,宛在水中央。咀頭岸邊,幾株紫薇靜靜開放,拈花一笑否?順著紫薇樹沿石階而下,跳入水中,暢游在三湖連江碧波之中,遠山含煙,近水漣漪,人入水中,水在畫中,清風徐徐,猶于飛翔于清澈的天宇。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步入鴛鴦廊,只見湖中兩只白天鵝水中起舞,如鴛鴦戲水。長廊下,穿越歲月的古藤條,一叢叢,一束束,細長彎曲的藤條,纏繞攀援爬上藤架,遮住了長廊的頂棚,藤蔓之姿,柔弱而頑強。走過鴛鴦廊便是凌波廊,將兩小島連接,木制仿古結構的長廊凌駕于清波之上,顧名思義。長廊上擺放的藤椅茶幾可供游人休息閑坐,長廊下岸邊的人們忙于垂釣,好一幅寧靜休閑的畫面。
石是玉龍島又一獨特景觀。走山間石徑,踏湖邊棧道,穿山林竹苑,見山中多有文石奇突,似負土而出,或峭立或平臥。山路拐角處,小徑邊或屋后,每一處天然風景石的皆有畫中寓意,似天工造物自然之美。玉龍島又有人工石景雕琢之美,桔樹下芭蕉樹旁,石圓桌、石凳,圍桌而坐,可小憩閑聊。石磨、石舂,很舊很古老,讓人懷舊思古,常思“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具有濃郁的農(nóng)家氣息。
沿著竹苑向借山草堂尋去,一紅磚小院名桔園呈現(xiàn)在眼前。院前一棵光滑的古木枯樹頑強地斜倚門前,有石凳等幾塊舊石器閑置院外。柴扉輕開,主人吳放先生迎候,院內(nèi)一老舊平房便是拜訪的“借山草堂”,先生用早已備好的紅茶待客,茶具精致,茶藝講究,先生儒雅謙遜的待客禮儀,倍感主人的熱情。喝一小杯清香紅茶,品茗雅韻。暢談中走進書畫室,香墨飄逸,親和雅靜,先生寫詩作畫的書齋,畫案上擺著筆墨紙硯和一幅創(chuàng)作中的國畫,揮毫落筆墨痕新,最是可人山水畫。墻上掛著老師的國畫和臨字,觀其畫風,簡樸歸真,唯敬仰之。書架上青花瓷瓶立于其中,有古時留傳下來的,也有先生景德鎮(zhèn)親筆畫瓷燒制的。琴架上擺著先生夫人楊老師的古琴、月琴,若請夫人彈奏、伴奏幾曲,其琴聲悠悠潺潺兮如山泉流水,風起時伴林苑聽濤的竹韻,恰似夫人溫柔嫻淑的性情,豈不美哉!
傍晚時分,夕陽西沉。為登高樓強說愁,此時登上邀月樓,登高莫把危欄倚,獨暖茶杯在心頭。登上樓亭,綠島風光無限,放眼回望,飛檐翹首云水竹樓居,垂釣場,童趣園,水榭長廊,亭臺樓閣,盡收眼。此刻,御膳房裊裊吹煙升起,迎面美酒醇香,不覺光景已過。瓊樓之上,目之所極而筆不能窮盡,留白處自有妙筆。天色漸晚,縱然獨上西樓月如鉤,卻有依依不舍之離愁。
玉龍島,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竹,一磚一瓦一屋,一扇門一窗欞一門楣,一碗一蝶一勺,一石景木坊,一亭臺樓閣,一長廊水榭。畫師用精湛的筆墨,情感的思緒,描繪山水如畫的人文景觀,凝聚了設計建設者的才思智慧。觀者無不嘆為觀止,游客無不意猶未盡。
編輯: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