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樓沖
通城縣石南鎮(zhèn)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此人善醫(yī)術,鄉(xiāng)里誰人染疾,有求必應,藥到病除,特別擅治疑難雜癥。卻說元代,仁宗年間,太后染奇疾,宮廷御醫(yī)束手無策。只好貼榜求醫(yī)。一日,昌祚進城購藥,見皇榜高掛,太后求醫(yī),便穩(wěn)步上前,輕輕揭下。守護人員急忙帶其見縣官。縣官見昌祚貌不驚人,一副鄉(xiāng)下郎中樣,心有疑慮。便一拍驚堂,喝道:汝等草民,敢揭皇榜,莫不是自尋死路么?昌祚從容答曰:縣太爺在上,小民敢揭皇榜,自有治病良方,請老爺放心,包汝有薦賢之功,加官進爵指日可待。縣官素聞李醫(yī)師有名,合家有病常請其診治,諒其不敢以自家性命開玩笑。便和顏曰:汝立刻啟程上京,功畢,自有重賞。昌祚得府縣舉薦入得皇宮,見醫(yī)者如云,均無祛病之方,便求立刻診斷。昌祚入深宮,止太后房外,見宮人從錦帳內牽出一根錦絲讓昌祚懸絲切脈。昌祚將手輕輕靠在錦絲上,曰:此乃木脈也,便不再言語。宮人入內后對其曰:大夫請再用心。昌祚重將手放在錦絲上,曰:此乃動物之脈,非人脈也。在場御醫(yī)皆驚其高超醫(yī)術。原來方才御醫(yī)頭次將錦絲栓在床木之上,第二次將錦絲栓在貓腿上。仁宗皇上見其醫(yī)術如此高超,便親請昌祚入太后寢宮,讓其親把龍脈。三貼藥下,太后病除。仁宗大喜,當朝封昌祚為御醫(yī),食三品俸祿。昌祚婉辭。仁宗又封其為大名知府,昌祚仍堅辭。仁宗又曰:愛卿過慣平民生活,朕不堅留,今著通城縣令即刻動工在汝家鄉(xiāng)敕修三重牌坊,以彰汝功,世食三品俸祿。昌祚謝恩返鄉(xiāng),府、縣沿途迎接,好不熱鬧。昌祚回到家鄉(xiāng),只見三重牌坊,莊嚴排列,榮耀之至,自不待說。一段傳奇故事,演繹了一個地名傳說。
錦山
錦山位于通城縣城東4里處,原為山名,因山而有錦山鄉(xiāng)、錦山村名。相傳,錦山山下住有龔、吳兩姓人家。該山本屬龔姓所有,山上樹木蔥籠,且有多處風水寶地。吳姓早已垂涎于此。遂與龔氏爭奪此山,先是械斗,雖各有傷亡,但不相上下。吳姓一書生寫成狀子告到縣衙,縣官傳雙方族長上堂,龔姓說此山名金山,乃祖業(yè);吳姓說此山名錦山,亦為祖業(yè)。糊涂縣官一想,遂判曰:金山只有皇上才有,百姓何有金山?分明龔姓據(jù)勢豪奪。因械斗而傷亡之吳姓人氏,著龔姓出錢安葬撫恤。從此,縣官糊涂一判,金山更名為錦山,并歸吳姓所有。因之,該名沿用至今。
磨橋
磨橋鋪在通城縣五里鎮(zhèn)境內,該地原名蔡家鋪。相傳,清末通城鄉(xiāng)村稅費甚多,民不堪負。此地有一姓蔡的習武人,力大無窮。一日,縣衙派兩名征稅差役至此收稅,恰遇蔡某。蔡便用一面重200余斤的石腰磨作茶盤,端茶相待差役。差役見此人有如此手力,知不是對手,便往縣城飛逃,蔡某攜磨追至蔡家鋪,棄磨于小溪邊。自此,縣內征稅有所收斂。人們?yōu)榱思o念他的反抗精神,在溪上架起一座石拱橋,嵌磨于橋面正中,名為磨橋,蔡家鋪從此改名磨橋鋪。(呂杏廬)
編輯:Administrator
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人稱吳主廟。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
咸寧溫泉有座山,名曰潛山,說起這潛山,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在宋朝時,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
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中間有一座山嶺,叫望闖嶺。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謠:“迎闖...
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zhèn)政府所在地。相傳,此地有一員外,家資巨富,雖年逾花甲,但膝下無子,僅有一女兒,自然視若掌上明珠...
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至寶鏡洞時,坐下小憩。...
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亦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關之名因...
通城縣黃龍鄉(xiāng)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jīng)之地。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
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險,當年被辟為紅軍醫(yī)院。有醫(yī)護人員10余人,長年傷病員70余人。這里...
續(xù)家畈原名姜家畈,位于通城縣雋水鎮(zhèn)九宮山,秀水河穿畈而過。姜家畈是怎樣更名續(xù)家畈的呢?這得從李自成單騎入九宮山元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