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咸寧最美的鄉(xiāng)村系列之六
望鄉(xiāng)
風情萬種的修竹。
守望年成,迎客松這一守,就是500年。
玉米未入倉,田里稻谷已泛黃。九月的天梯,忙!
土樓回響
老去的村莊
天梯位于通山縣九宮山鎮(zhèn),因山勢陡峭,故名天梯;登上山頂,山間盆地開闊,村莊屋舍儼然,當?shù)厝俗员刃【艑m山。天梯是群山托起的盆地,似是漢武帝劉徹所遺的仙人承露臺。
在天梯,流傳著許多九宮山道場創(chuàng)始人張道清的傳說。相傳南宋名道士張道清上九宮山之前,途經(jīng)富水河,他見富水河一帶山清水秀,感嘆自己找到了人間仙境。當他埋頭捧了一捧河水喝,卻喝出了一股牛屎味,不由得大失所望,對身邊同行的人道:“此地人官不至一品,富不過百萬?!?br />
上了天梯之后,他很累了,便坐在山間盆地的一座小山頭上歇息,把小山頭坐平了幾尺,坐成了一個小土墩。村里的人指著盆地間的一個土墩子對我們說:“就是那個小土墩,旁邊還有他的兩個腳印呢!”張道清準備留在天梯開辟道場,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坐的小山包旁邊有一個很深的地洞,天梯的水就從這個地洞里流走了。盆地里缺水,嚴重影響了萬物的生長。“有了百年財,折了萬年水?!辫b于此,張道清放棄了在天梯開辟道場的打算,繼續(xù)東行上了九宮山。傳說在天梯東邊的黃泥凼的試劍石上有九個孔,就是張道清當年用寶劍留下的。
張道清在東行途中經(jīng)過銅鑼蕩,口渴極了,便前往一戶山民家討水喝。那位老阿婆把一壺水端出來,熱情地招待張道清。老阿婆問:“仙人從何而來?”張道清便將自己的來龍去脈告知了老人,然后問:“老人家,你們的吃水從何而來?”老阿婆說:“我們天梯缺的就是水,每天要到橫石北城的半山挑來,路途遙遠,一天最多能挑兩個來回?!睆埖狼迓牶螅瑸槔习⑵诺臒崆楹每投袆?,也感嘆天梯人吃水的不易,便對阿婆說:“老人家,你以后不用跑那么遠去挑水了。明天早上,你們到山后的那棵大樹下去挑水吧,那里有清泉?!崩习⑵耪f:“那里沒有水呀,我們?nèi)フ疫^?!睆埖狼逍Χ徽Z。第二日,老阿婆和老爹一早就到山后的大樹底下看,果然發(fā)現(xiàn)了一股清泉噴涌而出。原來,這是張道清悄悄用寶劍在那里截了一個洞,冒出來的清泉。從那以后,天梯人就不再缺水吃了。
在天梯,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傳說,信者信其神,疑者謂其假。但我們不可忽略的一個事實是,通山縣的北山、天梯、高家山等地的地下煤炭、礦藏儲量豐富。近些年,因地底下的煤炭正在被大量的開采,地下被掏空,潺潺溪流不見了蹤影,有的地表開始塌陷……水,成了天梯人最殷切的期盼。
天梯現(xiàn)在住著30多戶人家,大多是許姓居民,村中建有子發(fā)公祠。據(jù)村里的老人們講,許氏家族是從通山泉港遷移過來的,從先祖子發(fā)公至今,已有300多年。
金秋時節(jié),天梯四周群山若黛,盆地中則是一片金黃,像一輪明月落入了土中。盆地空曠遼闊,暗黃色的土樓像一朵朵蘑菇隱在山林之中,在陽光的照射的下散發(fā)著昏黃溫暖的光。幽林繡草、恬靜的美池、層層疊疊的馬頭墻、參天的古木、風情萬種的修竹,鑲嵌在幽然寧靜的原野之中,猶如一卷展開的畫軸,令人流連駐足。穿越盆地,走過古道,一種古代俠士笑傲江湖的感覺油然而生。
這里為什么叫天梯?有人說:這里山高水遠,是登天的地方,離天最近,所以叫天梯。雖沒有“山外車鳴聲不絕,山間鈴響馬幫來”的景象,雖未成名剎道場,天梯卻也沾染了仙家之氣。在沉寂中修煉,在孤獨中沉淀,天梯于歲月的磨礪中,已然自成一家。(記者 杜培清 宋志強 攝影 阮琳)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組圖:醉人仙巖—大巖頭瀑布
下一篇:
組圖:九宮美景醉游人
茂密蒼綠的林蔭樹、姹紫嫣紅的景觀花,月亮灣休憩帶猶如一個四季如春的天然搖籃,總能吸引茶余飯后的人們來此光顧,得到最愜...
藍天碧水影映下的桂鄉(xiāng)大道,猶如一道綠色長廊,沿線兩側山坡起伏綿延,山水林田和諧相依,搖曳的桂花,蔥翠的翠竹……
四月的春季,正是碧桃花盛開的時候,環(huán)湖河岸游憩帶早已是一片綠意盎然,尤其是成片的桃花,幀幀艷麗可人,枝枝沁人心脾,讓...
8月5日,崇陽縣青山風景區(qū)一批游人乘游艇在湖上飛舟。